1. 口味偏鹹,鹽分攝取越多水腫程度越嚴重
許多人的飲食習慣一向重油、重鹹。火鍋、燒烤、滷味、都是一般人難以抗拒的宵夜。但是這類食物往往鹽分含量過高,偶爾吃無礙,如過量就容易使腎臟負擔過大。此外,我們的身體會自動調節血液中鹽份(鈉離子)的濃度。如果你攝取大量的鹽份,為了要維持固定的濃度,鈉離子就會跟水份一起轉移到細胞,導致水腫。
2. 血液迴圈不良
大家都清楚,很多醫生都提倡運動才是瘦身最好的方法。因為缺乏運動、肌力不足的人,血管跟淋巴管周圍的肌肉收縮力不強,所以迴圈的速度慢。而水份的代謝率與血液迴圈的速度有關,迴圈不良會就導致水分滯留,使沒有代謝掉的廢物和毒素沉積在下半身,腿自然就會水腫。
3. 久坐、久站
長時間固定姿勢會導致迴圈不良及肌肉僵硬
因為工作需要,長時間坐著或站立,或是經常穿高跟鞋,都會導致下半身的血液迴圈不良,腿不但容易酸,還會出現水腫的現象。還有人為了讓自己感覺舒服一點,可能會有不正確的站姿或坐姿,結果反而會壓迫骨盆,影響神經傳導,使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變得更差,導致水腫。
4. 身體太冷、體內或體外環境過冷
會讓脂肪堆積
所謂的身體太冷,包含體內和體外的溫度。比如,因為夏天燥熱,總是想喝冷飲解熱。過於冰冷的食物雖然會使我們降溫,可一旦身體受寒,血液和淋巴的迴圈都會變差,新陳代謝的功能也跟著降低,無法排出多餘的水份,使其沉積在下半身引起水腫
5. 飲水過量
如水份無法正常代謝,人就會浮腫
一般人都會以為多喝水有益無害,雖然說我們的身體會自動調節,攝取過多水分的時候,排尿量也會變多,好像不會有什麼問題。但當你飲水過多的時候,必須要消耗能量才能排出,如果自身能量不足,就會使身體不堪負荷,出現浮腫旳症狀,嚴重的話甚至會引起水中毒。
6. 憋尿
憋尿會導致腿部水腫,膀胱也容易發炎
很多人會因為工作忙碌沒有時間上廁所,或是怕髒而不願意使用公共廁所,會習慣性地憋尿。這種憋尿的行為非常容易引發水腫,因為水分沒有及時排出,一直積在體內,只進不出,人自然會水腫。嚴重時還有可能導致膀胱發炎,使排尿變得困難。